《离婚》是老舍创作的一部深刻反映民国社会婚姻困境的长篇小说,首次出版于1933年。故事以北平财政所科员张大哥为核心,展现了一群小知识分子的婚姻危机与精神困境。
张大哥是典型的老派市民,热心媒妁却重男轻女,其子天真因纨绔被捕,暴露家庭脆弱性。同事老李厌恶妻子粗俗,追求“诗意”生活,暗恋房东家媳妇马少奶奶,却在现实与理想间摇摆。其他家庭如吴家、邱家亦矛盾重重,离婚风波此起彼伏。
老舍以幽默笔调讽刺市井百态,揭露人性自私、虚荣与妥协。张大哥用“托人情”解决一切,老李在行动上的怯懦,马少奶奶追求自由却困于婚姻,皆成社会镜像。小说通过琐碎日常,展现知识分子在转型期的精神迷茫:既不满现实束缚,又无力挣脱传统枷锁。
作品语言通俗生动,人物鲜活,被誉为“市井文学经典”。老舍借此批判封建残余与市民哲学,呼吁人性觉醒。小说改编为同名影视剧,影响深远,至今仍是研究民国社会与知识分子精神史的珍贵文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