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乡土中国》是社会学家费孝通于1947年出版的社会学著作,系其1940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“乡村社会学”的讲义整理而成。作品以“差序格局”“礼治秩序”“血缘与地缘”等核心概念,构建起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理论框架。
费孝通通过田野调查与历史比较,揭示乡土社会的四大特征:
书中对比“乡土中国”与“现代社会”,指出工业化、城市化如何解构传统社会结构。费孝通批判“文字下乡”的简单化,强调乡土文化中“语言”与“非语言”的双重沟通体系。他预言,乡土社会的解体将引发文化认同危机,而“乡土性”仍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基因密码。
《乡土中国》以人类学方法论解构“中国性”,提出“文化自觉”命题,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需重新审视传统价值。作品被译为多国语言,成为跨学科研究的经典范式,被誉为“社会学领域的《论语》”,持续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进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