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愤怒的葡萄》是美国作家约翰·斯坦贝克的代表作,1939年首次出版并荣获普利策奖。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,聚焦俄克拉荷马州佃农乔德一家因沙尘暴与干旱失去土地,被迫西迁加利福尼亚寻找生存希望的艰难旅程。
乔德一家十三口人挤在破旧的卡车中,穿越荒漠与苦难。途中祖父去世、祖母病逝,家人为葬亲耗尽积蓄。抵达加州后,等待他们的并非乐土,而是农场主的剥削、失业与饥饿。汤姆·乔德因过失杀人假释回家,成为家庭支柱;母亲坚韧乐观,维系全家精神;前传教士凯西觉醒为劳工领袖,号召团结抗争。小说中,“愤怒”既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,也是对人性尊严的捍卫。
斯坦贝克以现实主义笔触,刻画底层民众的苦难与互助:陌生人共享食物、共渡难关;罗莎夏用乳汁拯救垂死陌生人,象征人类最原始的爱与希望。作品批判资本主义剥削,探讨生态失衡(沙尘暴隐喻环境破坏),讴歌集体力量与人道主义精神。小说语言质朴有力,场景描写震撼,被誉为“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”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