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洛丽塔》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·纳博科夫于1955年出版的争议性小说,被誉为20世纪文学经典。故事以中年学者亨伯特·亨伯特的自白展开,他因对12岁少女洛丽塔的痴迷,娶了她的母亲夏洛特,成为其继父。夏洛特发现真相后车祸身亡,亨伯特带着洛丽塔踏上流浪之旅,在全国汽车旅馆中延续畸形关系。
小说通过亨伯特病态的视角,展现欲望与道德的激烈冲突。他对洛丽塔的爱既是肉体迷恋,也是对早年初恋的投射,试图在洛丽塔身上找回逝去的纯真。洛丽塔早熟而复杂,既是亨伯特欲望的化身,亦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挑战。她最终逃离亨伯特,嫁给他人并怀孕,亨伯特在绝望中杀死拐走洛丽塔的剧作家奎尔蒂,锒铛入狱后死于心脏病。
纳博科夫以华丽诗意的语言,构建了一个充满隐喻与反讽的世界。他通过亨伯特的自我辩解与内心挣扎,揭示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,挑战社会对禁忌之爱的道德审判。小说出版后引发轩然大波,被多国列为禁书,亦成为文学自由与审查制度的争论焦点。其独特的叙述技巧与深刻主题,影响了后世无数作家,成为探讨人性欲望与道德困境的永恒之作。